黑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黑茶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至今日李毅中就机器人行业重复建设提出建议

发布时间:2021-08-29 16:25:59 阅读: 来源:黑茶厂家

李毅中就机器人行业重复建设提出建议

摘要: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表了题为《发展工业机器人 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旨演讲。中对发达国家出口以中低端为主央电视台对李毅中会长的讲话进行了报道。

8月27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峰会”在广州开幕。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表了题为《发展工业机器人 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旨演讲。中央电视台对李毅中会长的讲话进行了报道。

以下是讲话实录:

去年年底我曾经带领全国政协调研组在广东专门做了学习和调研,峰会这次让我在这里做一个发言,我想结合广东省的经验,仅就工业机器人提点意见,准备了三个问题:

一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二是以广东为例,谈谈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三是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产业发展迅速,特点明显

工业机器人在机器人市场结构中占三分之二;发布了“十三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形成产业链、技术有突破、产品有创新、应用日渐拓展。

1、市场需求持续增大。

我国工业和制造业增长值为全世界第一。关于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销量和保有量,现在有不同的统计口径和版本,有些出入,综合起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去年产量为7.24万台,增长34.3%,刚才工信部装备司的同志讲今年月就生产了7万多台,增长了50%多,增长很快。去年的销量,我估算了一下,8.6万台,增长26.5%,占全球的30%,从保有量来说超过了30万台,大概占全球的10%以上。业内预测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有可能达到11万台,到2020年超过20万台,比2015年增长近2倍。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将达到100万台,这个数字不同的版本,估计出入有点量,说的保守一点,100万台,比2015年增长近3倍。

以上这些数字已经超过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预计数。前年我们发表的规划的数字,现在看来大大超过了。

2、技术含量逐步提高。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已经基本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本体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道规划等技术。特别是在微控制和微处理器方面还处于领先水平。国家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和产业化,支持整机企业加快技术积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我看到资料介绍,去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占国产机器人的40%,同比增长12.9%,说明有很大进步。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应用到机器人领域,随着高性能、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人机共融技术,高精度运动与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制、研发突破,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将会得到明显提升。无论是北京刚刚举行的国际机器人大会,还是今天上午的展览,一个明显的特点,工业机器人的智能方面比上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

3、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工业机器人产业尽管总产值不够大,但在工业和制造业中广泛集成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业和制造业的质量,节省了人工,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精准制造。所以它更大的性能是体现在它的应用上。如今在焊接、搬运、喷涂、装备、控测等高危作业中广泛使用,在汽车、电子、家电、医药、食品、橡塑等制造线上集中使用,成为智能生产线物理单元的主角。

4、经济效益总体向好。

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成长期,但是由于它的高技术、大市场,已经指点各地展开错峰生产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调研情况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销售利最近几年来润率大多数在15%左右,远高于制造业6%的平均水平。比如沈阳新松公司的利润率去年是23%,今年在北京展览会上我问了一下是百分之二十一二,更重要的是应用工业机器人,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溢出效应非常明显,广东不少企业采用了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年限一般只有两年,有的快的一年就回收了。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快速,但始终存在着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表现在:

一是技术水平不够高,自主品牌率低,只占30%,国产工业机器人大多数是三轴到五轴,六轴以上的高端机器人,85%是国外的品牌,智能应用只是刚刚起步。

二是使用密度,目前我国制造业万名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只有40台,2015年是36台,这两年有所提高,但只有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不及发达国家的15%。由于国产机器人目前精度、寿命、可靠性有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国内企业使用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我们也遭到珍珠层(珍珠母)的结构的启发积极性金属橡胶材料疲劳损伤性能研究使用什么仪器。

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遍,不少企业不够重视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缺失。据统计,我国机器人的生产企业近千家,其中大部分是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以广东为例,谈谈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第二个问题,以广东省为例,总结一下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实践经验。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沈阳、哈尔滨、重庆等地已经形成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其中广东省已初步形成研发、制造、服务、使用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广东省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1/4,总的来看有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总结一下:

一是要发挥政府的指导、引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刚才叶市长和省经信委的领导同志都谈到这方面的许多例子。加强规划布局,引领行业发展,国家制订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将工业机器人列为先进制造之一;地方上,比如广东省制订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产业集中地像佛山市、东莞市也都出台了市区相应的实施规划和行动方案。

二是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动行业做大做强,出现了沈阳新松、广州数控、国机智能等等一批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并购、参股控股、战略合作等方式,快速掌握国外先进技术,比如美的集团投资40多亿欧元收购了德国著名的机器人制造商库卡94.55%的股权。

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综合技术和人才培训服务,广东省投资建设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广州中心,国家智能控制系统制造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佛山市成立了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等。这些中心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质量检验,企业终试、标准验证、产品研发、人才培训等等综合性的技术服务。

四是加大资金等政策支持,扶持产业发展。不少地方政府对机器人生产企业、使用企业都给予技改资金、股权投资,首台、首套保费奖补等等资金支持。广东省从2016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几个亿支持对机器人融资租赁项目贴息和风险补偿。佛山市、顺德区专门出台了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政策很多,鼓励自己生产、自己使用,支持企业以机器换人。

还有一个好的经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企业主体在创新、应用上下工夫。发展工业机器人,一个是创新,一个是通过应用来引导,这恐怕是两个关键。组织开展研发研制和技术攻关,引导扩大我们使用的广度和深度,为用户服务,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全方位促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

工业机器人的集成使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共建科技研发机构,提高创新能力。中科院、清华、航大、北航、上海交大、华南理工等一批知名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广东都有专业的研发团队,比如组建了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在佛山)等等一批研发中心,开展了前沿技术攻关。

广州数控与高等院校合作承担了国家三项有关数控系统的重大课题,已经通过了国家验收。深圳的雷赛智能公司研发的控制器,用于机器人和相关产业的智能化生产线,在国内已被广泛使用。

二是针对薄弱环节开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这一年来,有一批研发研制的新产品,比如减速器,广州数控和固高的控制器,埃斯顿的伺服电机、海康的分拣机器人等已经问世,或者进一步产业化。广东省组织研发研制机构开展与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减速器、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等这些行业的共性技术攻关,目前在高精密减速器上已经取得了成效。

三是实施机器换人,鼓励企业开展智能技术改造,东莞年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亿元,三年带动企业技术改造107亿元。佛山市政府决定从年每年安排1个亿带动全市5、定期检查链轮的传动情况20%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实施以实施机器人为重点的技术改造。

四是打造研发、制造、使用、服务一体化的产业新模式。譬如深圳一家企业常年以来从事减速器的研发和工业机器人的组装,它自己有两条生产线,包括汽车车体和办公自动化,它在自己的生产线上广泛使用工业机器人,合计有3000多台。它既是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商,又是它的使用商。因此,积累了集成、应用的经验,再比如哈工大,发挥其科研实力、知识产权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组建了综合性一体化的机器人集团,时间不长,三年的时间。去年年初我到东北去调研看了一下,吸引了人才,包括前几年哈工大毕业到东南沿海工作的技术人才有300多人都回去了,发展的很好。这两个企业都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进而成为工业机器人的供应商和服务商。此外机器人用户如美的、格力的战略转型,也值得我们研究、值得我们重视。这是我们结合广东省谈一谈我们的工业机器人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

三、对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引导推动,做好布局规划。

我们现在有了智能制造工程的实施指南,有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应该制定更为详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线路图和时间表,因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各种特种机器人,是不是专门对机器人再做的细一点。

从空间布局看,没有必要在各地都搞研发和制造,但是要在各地普遍推广使用。这个观点不知道对不对?因为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确实没有必要各地遍地开花,低水平重复,但是大家都要使用,这两个怎么结合起来,要合理布局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中心,强化产业配套和区域分工合作,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比如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沈阳、哈尔滨、重庆已经发展成气候了。我觉得这几个重点区域够用,要避免一哄而上。

人工智能是最新的前沿科学,目前国务院已经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把自主无人系统的智能技术列为关键共性之一,提出要大力发展包括智能机器人在内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研制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以及空间、海洋、基地等特种机器人,希望进一步细化为专业规划。我们搞智能工业机器人怎么搞?搞智能服务机器人怎么搞?恐怕要做得再细一点。既要加快发展,又要防止低水平重复。

2、整合研发研制力量,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短板。

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要突破核心技术瓶颈,要抓住当前国家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机遇,建议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的04专项,此高档数控机床和高端制造,是不是增加机器人的相关内容。事实上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已经不可分,我们上午看到很多都把它结合起来了。

组建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力争在短时间内突破一些共性技术。应该密切关注国际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如新型感知、智能控制、人机协作等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抢占产业制高点。

3、以集成应用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带动产业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明确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关键工序和数控率由目前的33%提高到64%,推动智能化升级改造是制造业供给侧改革任务之一,应该采取专项基金和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企业采用国产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目前集中是用在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还有更多的行业存在着潜在的需求,建议要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示范,比如机械、仿真、化工、制药、危险品、物流、仓储以及在消防事故、抢险等特殊作业中都可以广泛使用,这就希望我们针对一个行业的特殊需求,集成应用,给它形成一个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研制一批针对性的高端产品,加大示范应用和推广。

4、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鼓励国际并购,扩大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多年来外资企业在我国急剧扩展,从整机到关键零部件、元器件,从制造到服务的进一步谋划布局,应该说外企带来了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产业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外资如今占据了市场,形成对外依赖,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当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的合资合作,包括引入全球优秀工业机器人企业及研究机构战略合作,也要通过并购掌握它们的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


宝宝肠绞痛多久会消失
宝宝肠绞痛是什么引起的
宝宝肠绞痛怎么办
宝宝肠绞痛又快又有效的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