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黑茶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这些医疗大事都是委员们牵挂的

发布时间:2021-01-08 17:15:01 阅读: 来源:黑茶厂家

中安在线讯 据合肥晚报报道,医疗大事,老百姓关心,自然也是政协委员们所关心的,一起来看看政协委员们都说了什么?

九价疫苗今年5月或可“轻松打”

今年1月,九价宫颈癌疫苗“登陆”合肥,成为众多女性关注的热点。由于缺货,目前为止只有少部分女性顺利在肥接种。想要接种的女性朋友,不妨再等等。

昨天下午,记者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中获悉,今年五月,大批量九价宫颈癌疫苗将“入驻”合肥各接种点,届时有需要者可前往接种。

在昨日政协第六小组的讨论中,疫苗是众多委员关心的问题。今年1月,合肥九价宫颈癌疫苗已少量到货,合肥人接种此疫苗无需再前往香港。在此之前,合肥也能接种二价、四价疫苗。这些疫苗有何不同?来自市卫计委的王向阳委员在小组讨论中进行了“科普”:二价疫苗可以预防16和18型病毒感染;四价疫苗可以预防6、11、16、18型HPV感染;九价疫苗是针对HPV6、11、16、18、31、33、45、52、58九种亚型,并能预防90%的宫颈癌。“在香港,注射3支九价疫苗需要2万元,而在合肥仅4000元左右。”

九价疫苗登陆合肥后,不少市民前往接种点咨询却被告知“无货”。对于这一情况,王向阳委员直言:无需担心。“今年5月,大批量九价疫苗就能进入合肥,想要接种的市民可耐心等待。”

“医中有养型”机构需标准化建设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原因,慢性病占中老年人群死因的91.2%。来自滨湖医院的刘尚全是一名内分泌科医生,他在工作中常年和老年人打交道。在刘尚全看来,患病失能老人既需要“医”,又需要“养”,“医中有养型”机构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在合肥,“医中有养型”机构的创办主体既有三甲医院,也有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其中,三甲医院创办的机构对患者更有吸引力,往往是排队入住、一床难求。在调研过程中,刘尚全发现,“医中有养型”机构资源不仅数量少,而且规范不足。“规范不足主要体现在机构设置、从业资格以及照护指导上。”刘尚全认为:失能患病老人除了需要生活照料外,还需要疾病诊疗、康复服务等医疗服务。“如此一来,机构就必须有一套具体机制,保障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运营。”

老有所养、养有所成,那该如何打造标准化“医中有养型”机构呢?刘尚全建议从“提高门槛”开始,“参照卫生部门护理院和民政部门养老院的标准,明确不同级别的医养机构科室设置标准、仪器配置标准和从业人员配置标准等。”护理员是失能患病老人最常接触的人群,提高护理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可以让失能患病老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针对这一点,刘尚全建议制定失能、失智老人的评估标准和服务细则,为护理从业人员设置“服务范本”。

门诊处方谈判药品还需开辟支付新途径

对于患癌家庭来说,治疗用药牵动人心――用,可能要卖车卖房;不用,亲人将面临死亡威胁。2017年国家通过谈判将36种谈判药品列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谈判平均降幅达44%。来自市医改办的龚存玲今年依然关注“国家谈判药品”,她建议通过建立医院门诊处方谈判药品支付途径,从而使得患者“用上好药”。

谈判药品列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是国家有效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也能使得群众真切感受到医保事业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被誉为乳腺癌患者‘救命药’的赫赛汀为例,在纳入通过第二批国家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之后,这款每支零售价高达2万多元的药,经过谈判,每支药品支付标准降到7600元,降幅近七成。”在调研中,部分患者向龚存玲反映国家谈判药品“难开”。“大部分国家谈判药品是长期口服药品或者门诊注射使用,并不需要住院使用,按照医保乙类管理的药品,合肥现有医保政策限定在住院使用时报销,门诊无法报销使用。”另外,现有门诊特病支付待遇对于谈判药品覆盖不全,这也导致了国家谈判药品“难开”。

面对这些问题,龚存玲建议先从完善政策入手,明确谈判药品不占药占比、单独核算医保总额的政策细则;同时开展多种支付途径保证国家谈判药品支付待遇。“支付方面,不仅要通过扩大对应治疗的门诊慢性病种、用药范围,还需要建立医院门诊处方谈判药品合理支付途径。国家谈判药品对患癌病患是福音,我们应该让这种福利惠及更多病患。”

采购医疗设备不妨先看看国产品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在医疗服务行业同样适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从而对症下药。与此同时,采购新型医疗设备也成为各大医院的重点工作。今年两会,市政协委员徐文秀呼吁各大医院给国产医疗设备一个“机会”,从而降低医疗设备使用成本。

徐文秀是肥西县人民医院影像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各种影像设备是工作最好的“伙伴”。“在就诊过程中,一些病患不认同国产设备给出的检测报告,认为进口设备更靠谱。”这种错误的就医观念促使徐文秀开始关注国产医疗设备品牌,他在走访后了解到合肥目前县级及以下医院大型设备仍然以进口品牌为主。“基本县区医院影像中心配备的机器均为进口品牌,主要是欧美品牌。”进口设备检测的效果是否一定好于国产?对于这个问题,徐文秀予以了否认。“国产医疗器械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中国医疗市场上也有了高端CT机和MRI机。另外,浙江、四川、广东、上海、江苏5个省市列入扶持国产医疗设备首批试点推广。”

为此,徐文秀建议基层医疗机构采购时多给国产医疗器械“一个机会”,“一方面能降低使用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国产品牌创新升级的动力。”

打造十分钟医疗圈

智能“医助”来帮忙

2017年,合肥造“智医助理”以超过合格线96分的成绩,成为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评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2018年,“智医助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正式开始在合肥庐阳区“实习”,辅助基层全科医生完成大量诊疗工作。基于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广泛运用,市政协委员杨大松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为家庭医生工作室配备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的建议。

医生数量严重缺乏,是导致“看病难”的主要诱因。“把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培养成医学专家,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相比之下,批量生产100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只需要1个月,输出的是健康标准化的诊断和调理方案。”所以在杨大松看来,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贴身”医疗服务,从而缓解医院就医压力。“可以尝试从老年慢性病开始入手,先在一部分小区试点。乘车、挂号排队、等候门诊、医疗设备检测、取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去医院挂号买药。有了小区医疗工作室,这些问题就能在家门口解决。”

目前,合肥多个街道社区均设置了家庭医生工作室。这些家庭医生工作室就像一个小型医院,周边居民可就近享受医疗服务。“与街道社区医疗工作室不同,配有机器人医生的小区家庭工作室不易覆盖面过宽,一个工作室服务两三个小区即可。”杨大松认为,小区家庭医疗工作室更趋于“私人定制”。“人工智能‘医生’的后台可储存海量数据,在这里,不同年龄层的人群都能获得一对一的医疗服务。65岁以上老人每周获得健康体检、咨询、慢性病代办取药等服务;3岁以下儿童可建立保健档案,免费体检;孕妇和待孕妇女可建健康档案,免费产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可建立健康档案,免费测血压、血糖,并按时随访。”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乐天茵子吴奇罗敏

那个修车的爷爷

中秋节

北京科技馆